大陆高校师生团抵达台湾

中越合拍纪录片《发展之路》杀青

30年投入远超百亿,吉利要把教育公益事业做成千秋大业

世界“最佳旅游乡村”四川桃坪:千年羌寨期待与世界“链接”

意向成交金额突破1200亿!历史之最!第二十六届高交会闭幕

高交会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创新高 新智生产力展现澎湃动力型

凝聚五十载艺术人生感悟 冯骥才推出长篇小说《艺术家们》

发布时间:   来源: 法国青年网

  中新网北京10月28日电 (记者 应妮)著名作家、画家、文化学者冯骥才的最新长篇小说《艺术家们》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。《艺术家们》以几位青年艺术家的生活和事业为轴,展开了国内半个多世纪以来艺术家们的生活故事和创作历程,也呈现了同时期国内艺术事业、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迁。可以说,作家冯骥才和画家冯骥才在这部《艺术家们》中相遇了。

《艺术家们》书封。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
《艺术家们》书封。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

  冯骥才以三位画家楚云天、罗潜和洛夫从心灵交汇到逐渐离散的过程,折射了近五十年来的时代变迁。从“文革”,到80年代新时期,再到市场化大潮的席卷,每个人都经历着时代的淘洗,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。在艺术和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,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悄然起步;在新时期,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引领了时代和他们;而当市场化大潮袭来,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新一轮的心灵考验,苦苦地寻求突破和自我救赎。

  “两支笔”在《艺术家们》中相遇

  冯骥才先生以《义和拳》《神鞭》《俗世奇人》等经典作品闻名于世,是开创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。实际上,冯先生自幼习画,师从名家,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和专业修养。上世纪90年代初,冯骥才曾在国内外多地举办个人画展,反响巨大。冯骥才曾称,文学、绘画、文化遗产保护、教育是他的“四驾马车”。绘画作为“四驾马车”之一,从未离开过他的事业和生活。在社会转型时期,冯骥才对国内绘画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,在现代文人画方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

  绘画、音乐等艺术家是国内文学作品中较少聚焦的群体,而集文学、绘画等多种才能、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冯骥才,有着书写这个群体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。

  《艺术家们》塑造了国内作品中少有的艺术家形象,他们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种种生活情境、创作困境、情感经历、商海博弈等,都是首次呈现于读者面前。就个人经历与精神追求而言,这部小说可谓是凝聚了冯骥才五十多年艺术生涯的澎湃之作,也是他表达个人美学理想、展现艺术心得感悟的心血之作。

  在自序里,冯骥才写道:“我一直想用两支笔写这本小说,我的话并非故弄玄虚。这两支笔,一支是钢笔,一支是画笔。我想用钢笔来写一群画家非凡的追求与迥然不同的命运;我想用画笔来写唯画家们才具有的感知。”

  谈“回归”:“是文学找我了”

  冯骥才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坚守“唯美主义”,也为维护国家的“美”而做出了极具“理想主义”的牺牲。当工业大潮急速淹没传统文明遗存的时候,他毅然投入文化遗产保护的漩涡,苦心经营,辗转大江南北,拯救了大量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,守护了无数濒危不可再现的民间文艺之美。

 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冯骥才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进行文化遗产保护,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、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,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巨大影响。他主持收集整理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,已有20多亿字的规模。为此,他牺牲了个人在文学、绘画创作极为珍贵的二十多年时光。

  但是,冯骥才一直未离开文学。

  2018年,冯骥才凭借《俗世奇人》(足本)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。这是他时隔近四十年再次斩获国内文学最高奖。近年来,他陆续推出了“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系列”(《冰河》《凌汛》《激流中》《漩涡里》)、《单筒望远镜》、《俗世奇人全本》等诸多文学作品。一时间,媒体和广大读者纷纷感叹:“冯骥才回归文学了!”

  面对“回归”的声音,冯骥才说:“我今年七十八岁了,爬山爬不动了,台阶超过三十公分也上不去了。当我回到书房的时候,不是我找文学,是文学找我了。”

  据悉,10月29日晚17:00,《艺术家们》线上发布会将在各大平台直播。届时,冯骥才将亲临直播间,与读者分享自己书中所写的艺术人生感悟。(完)

【编辑:李玉素】
上一篇:沪高校师生绘制“校园香地图”铭刻校园记忆
下一篇:【文化扶贫在行动:内蒙古篇】扎根基层的别样“文艺轻骑兵”:本是农牧民,只因一份热爱

首页   |   

Copyright © http://www.odtyn.com 法国青年网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