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主播看四川|本草入馔:中药房与奶罐的跨界对话

江门,湾区“水上安全锚”

“长八甲与海南商发”新组合 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成功发射

巴西侨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

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非遗巡游展演举行

“中国智”惠世界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

7500多万年前哺乳动物就有社群行为

发布时间:   来源: 法国青年网

 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日电 (记者张梦然)英国《自然·生态与演化》杂志2日发表的一项生物学研究,美国科学家团队报道了可追溯至7550万年前的哺乳动物社群行为。科学家们发现了哺乳动物的一个新属——鼠形多瘤齿兽类的化石样本,其中包括多个身处同一地穴的个体骨架,提示了哺乳动物可能从中生代就具有社群行为了。

  所谓社群行为,是指同种动物间或异种动物间的集体合作行为。动物组成的永久性社群,都有较稳定的群体结构和一定的行为规范,还有明确的分工和组织。社群的维系依赖于合作互利的关系,成员行为的相互协调还需要有效的“沟通”机制。一般来讲,都需要出现个体之间不同的等级、成员间相互依赖互动频繁、有一定的目标和成员协作分工、成员有归属感等基本特点。

  虽然现在的大量胎盘哺乳动物都有社群行为,但卵生和有袋类哺乳动物社群性相对缺乏,这让研究人员一直相信哺乳动物的祖先过着独居生活,直到恐龙在约6600万年前灭绝以后才有所改变。

 

 

  此次,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卢卡斯·威孚及其同事描述了在美国蒙大拿州发现的小型哺乳动物沉积骨骼,这些骨骼来自埋葬在一起的多个跨代个体,时间可追溯至晚白垩世。这些骨架代表了鼠形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的一个新属,作者将其命名为“F·primaevus”。

  研究人员表示,这个属名来自希腊文,意思是友好的或亲切的,形容科学家们从这些化石中解读到的行为。“F. primaevus”物种的腿部特别强壮,很适合掘洞,这让它们能组成最多5名个体的跨代挖洞组。根据现存掘穴社群哺乳动物(如兔)的行为,研究团队认为化石中的个体与它们有亲缘关系。

  研究人员总结表示,这些化石提供的证据可以表明,哺乳动物在逾7500万年前就有社群行为了。

上一篇:沉默的军团:秦始皇帝陵之谜 遗产如何守护
下一篇:用艺术架起沟通桥梁 “一带一路”美术展亮相中华艺术宫

首页   |   

Copyright © http://www.odtyn.com 法国青年网 版权所有